当前位置: 首页 > 美食 > 内容页

畜牧业提质增效步伐加快

2025-08-30 17:27:36 来源:中国经济网
眼下,畜牧业处于发展关键期。如何看待当前畜牧业形势?肉牛奶牛产业情况怎样?未来畜牧业发展应从哪些方面发力?在日前举办的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2025年年会上,专家学者为产业发展出谋划策。

畜产品总量供应充足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猪牛羊禽肉产量4843万吨,同比增长2.8%;牛奶产量1864万吨,同比增长0.5%。农业农村部信息显示,各地落实肉牛奶牛纾困政策,指导优化生产,引导扩大消费,肉牛养殖总体实现扭亏为盈,奶业发展的积极因素正在积聚。6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043万头,比去年年末高点减少37万头,生猪养殖连续保持盈利。

畜牧业产业素质明显提升。随着智慧畜牧业加快发展,环境控制、饲喂、饮水等生产自动化设备在大型规模养殖企业已普遍应用。生猪方面,出栏量排名前12位的生猪养殖企业,自动化设备应用率达85.4%。肉鸡方面,排名前12位的肉鸡养殖企业自动化设备应用率高达98.3%。奶牛方面,95%的规模奶牛养殖场配有精准饲喂、牛群监测、环境控制等自动化设备,普遍使用数智化软件进行日常管理。

在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畜牧业经济专委会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王明利看来,“十四五”时期,我国畜牧业发展极不平凡,有几个明显特征: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对畜牧业提质增效效应明显;在一系列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下,行业集中度提升,中小养殖户加速退出;生产结构和区域结构变动显著,猪肉占比降到了60%以下,禽肉占比快速增长,牛羊肉占比稳步提升;大集团与资本化变革加速推进,突出表现在生猪、奶牛和蛋鸡领域;楼房养猪大量出现,批次化生产快速兴起。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畜产品需求日益多样化,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生物技术广泛应用,助力畜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迈进。”王明利表示,一系列支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出台,为行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但也要看到,畜牧业发展仍存在制约和挑战。一方面,生产效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生产成本仍居高不下,土地资源紧张、环保投入增加等因素不断挤压行业利润空间。另一方面,畜产品价格波动频繁,市场风险不容忽视,疫病防控形势仍然复杂。

为肉牛奶牛产业纾困

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猪肉自给率保持在95%左右,牛羊肉自给率保持在85%左右,奶源自给率保持在70%以上,禽肉和禽蛋实现基本自给。业内认为,对照自给率要求和产业形势,眼下畜牧业要重点关注肉牛和奶牛产业。

2023年以来,肉牛产业遭遇寒冬,牛肉价格降到了近10年来最低,今年产业形势有所恢复。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曹建民认为,牛肉消费有家庭消费、户外餐饮、团餐、深加工、预制菜等渠道,进口肉和国产肉要在这些渠道展开竞争。他建议,在利用国外资源上,要与时俱进科学统筹进口牛肉数量及其关税和配额的关系。在国内肉牛资源利用上,优化养殖空间,根据牛种和粗饲料的禀赋条件,规定相应的区域养殖数量上限;鼓励种养结合,努力降本增效;围绕市场需求建立稳定的供应链,制定和推广牛肉分级标准。

当前,原料奶价格处于历史最低水平。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秘书长、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副首席科学家刘长全说,2023年9月以来,原料奶价格和成本处于倒挂状态。这既有消费端整体的原因,也有奶业自身的原因。过去,牛奶消费增速超过供给增速。2022年以后,供给增速超过需求增速,行业面临供给过剩压力。从产业链角度看,有两个现象值得关注:一是原料奶价格指数降幅远远大于消费者价格指数和加工者价格指数;二是社会牧场和乳企自有牧场出现了明显分化。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黄保续此前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农业农村部将在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增强竞争力上下功夫,巩固肉牛养殖的向好态势,推动奶牛养殖尽早迎来拐点。在政策上,加力落实纾困措施。指导各地落实优质基础母牛扩群提质等扶持政策,协调金融机构强化信贷支持,加强奶牛养殖场户动态监测和帮扶支持,有序调减产能,控制新增产能。在生产端,抓好节本提质增效。深入实施养殖业节粮行动,抓好优质饲草生产供应;指导有条件的地区推进奶业养殖加工一体化发展,加大自主育种创新和奶业深加工科技攻关。

聚焦提升质量和效益

畜牧业是有持久内需的大产业,也是与时俱进的产业。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反映了一国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农业发达国家该数值一般超过50%,我国畜牧业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专家表示,畜牧业要聚焦提升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努力形成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调控有效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王明利表示,“十五五”时期畜牧业面临的宏观环境,首先是资源约束趋紧。测算未来需求和产量后会发现,畜牧业对水土资源消耗和占用很大。同时,环境约束更严格,种养结合难度越来越大,粪污治理和资源化利用以及低碳发展均需重点考虑。目前畜产品过剩只是阶段性过剩,保供仍然是“十五五”时期畜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但应转向“适销保供”,提升畜产品营养价值和市场价值。不断提升生产效率是保供的重要着力点,同时要考虑畜产品差异化发展,根据消费者多样化需求规划品种和结构,更关注居民对健康和营养畜产品的需求以及优质优价机制的实现。

有效统筹肉类进口与国内生产。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肖海峰表示,肉类进口的目标是,既能弥补国内产量不足,又不对国内产业造成危害,即确保产需缺口型进口,防止价差驱动型过度进口。为此,一要合理把控进口规模和节奏。编制并定期发布肉类产品供需平衡表,让经营主体知道缺什么、缺多少,为决策提供依据。二要持续推进进口来源多元化。三要善于利用贸易救济措施保护国内产业。完善产业损害监测预警体系,提高监测指标和产业安全评估指标的科学性、时效性。

加力扶持中小养殖场户。全国畜牧总站党委书记、站长魏宏阳说,2024年全国养殖场户5739.9万个,其中规模以下养殖户5666.3万户。中小散户单个看技术是落后的,但从非粮资源利用、粪污利用、特色畜产品供给等角度看未必落后,他们的生计更不容忽视。2024年全国73.6万家规模场,中小规模场占主体。中小规模场是稳产保供的中坚力量,要作为重点扶持对象,综合运用各类政策工具,支持拓展融资渠道,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升标准化养殖水平,增强抗风险能力。

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表示,要关注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加快基因库建设,构建产学研一体的现代体系,提高良种覆盖率,为产业发展奠定种源基础。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统筹解决装备、饲料等关键环节短板,全面提升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能力。处理好规模化发展与农户增收的关系,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户在畜牧业发展中获得更多收益。这些是推动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需要统筹谋划。

标签:

潮流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畜牧业提质增效步伐加快 “特色产业+农文旅融合”催生乡村振兴新动能 逐“绿”前行润民生 太太乐“爱心厨房”深耕可持续公益,打造企业ESG实践新范式 永辉鲁谷店焕新:学胖东来练“内功” 十六年老店再续邻里情 官宣定档!第114届全国糖酒会将于2026年3月26至28日召开 “广明2号”白羽肉鸡新品种出口沙特阿拉伯 年轻化布局落关键一子 29°五粮液・一见倾心官宣发布 早稻丰收赢得战略主动 山东济南:全链培育设施蔬菜新质生产力 特色产业绘就秋日好“丰”光 果蔬飘香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2025世界中餐非洲大赛将于10月开赛 热点追踪|科技赋能 宠物的未来生活长啥样? 引领文化新浪潮 看次元波板糖的二次元战略与实践 豪士面包荣膺烘焙行业市场地位双项荣誉 破除牛奶蛋白过敏认知陷阱!中山一院儿科沈振宇医生:让宝宝少走弯路早脱敏 聚焦外泌体技术驱动产业创新与跨学科融合 2025年工程师跨界沙龙在京举行 选对配方!宝宝过敏更要科学喂养!中山一院沈振宇医生解答牛奶蛋白过敏难题,避坑促脱敏 金正大携手万名合伙人共同启动“德国施诺德增效技术2.0”全球示范田建设活动 低度白酒之战,早在2022年便拉开了序幕 小香菇撑起百亿元大产业 科技扎根田野间 多地探索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澳优2025年上半年业绩公告: 营收利润持续韧性双增长,国际业务和营养品成为第二增长引擎 现代牧业降本增效,上半年营收60.73亿元 双胞胎集团联农带农将发展成果反哺农民,助力乡村振兴 劲爽口感碰撞健康风潮,大窑冰红茶可乐解锁活力新体验 “艺”起优活,焕“兴”出发 五粮液再次交出“韧性答卷” 上半年实现营收527.71亿元 伊利2025年中报营收净利双增“断层式”领先 新桃农种出香甜水蜜桃 释放农产品消费新潜能 飞鹤2025半年报:营收91.5亿元筑牢基本盘 全球化布局打开新增量 2025新时代骨骼健康白皮书发布,推动儿童补钙进入高含量维生素K2时代 泸州老窖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营收164.54亿元,净利润76.63亿元 六部门部署进一步规范光伏产业竞争秩序 国家电网: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产送电 国网定西供电公司:智慧“天眼”守护电网安全运行 中国石化发布第四批红色教育基地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CCUS技术埋存二氧化碳突破百万吨 冻土之上,能源大动脉“热流奔腾” 中国油气井井控安全与应急技术交流大会成功召开 拉斯邦巴斯矿山上半年产量明显提升 五矿资源业绩实现大幅增长 行业首单!火电机组智慧化改造取得重大突破 国家能源集团国神公司:煤电联营铸基石 绿色转型谱新篇 新华能源周报丨六部门部署进一步规范光伏产业竞争秩序;7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8.6%;前7月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增长84.6% 央企在行动:中国五冶集团助力广东多地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 健全多层次统一电力超级市场 首段投产!川气东送二线建设全面提速 为人民提供更丰富的精神食粮——五名电影工作者讲述奋斗故事 上海电影集团:打造大作品、精美作品和新型作品 《东极岛》向全世界还原历史真相 电影《东极岛》开启全国云路演 中国故事中国精神“让全世界知道” 《地道战》:军教片拍成爱国主义经典 多门类精彩演出走出国门 北京文艺院团向世界亮出艺术积淀 莫斯科艺术剧院看家戏中国巡演 用全新视角看《海鸥》 国家大剧院原创民族歌剧《红高粱》9月首演 中国风歌剧新样本诠释民族血性 大型原创黄梅戏《延年和乔年》在美琪大戏院上演 《歌手2025》落幕 陈楚生斩获年度“歌王” 《梦华录》:宋画意境入歌剧 决战深海!《蛟龙行动(特别版)》定档 电影《不再退缩》上映 导演齐星:赔钱也要坚持拍善的电影 网生一代制作电视纪录片《馆藏“显眼包”》创意十足 现象级音综《歌手2025》落幕了 但话题热度仍在继续 《凡人修仙传》让仙侠剧重回人间烟火 仙侠剧的一次“凡人”突围 《黄河大合唱》:澎湃激昂的旋律永远鲜活 《长安的荔枝》:重新测量中国式IP的成熟度 海量影像资料凝练为104分钟纪录电影 《山河为证》全景展现14年抗战历程 《东极岛》:在历史真实与艺术创作间找平衡 “小妖怪”刷新中国影史国产二维动画电影票房纪录 远赴英国爱丁堡参加艺术节 北昆让全球重新发现昆曲 40余部新片压轴暑期档 电视剧《潜伏》情报站原型邀市民打卡 主创谈电影《东极岛》创作故事 以“从农场到餐桌”全链条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石 清禾汇积极布局健康蛋品市场 以科学之力回应衰老挑战 ——“NAD⁺与健康衰老:机制、营养与未来路径”学术会议在京举办 《啫啫煲品类发展报告2025》:1.5万家门店竞争,“万物皆可啫”能否助力品牌突围? 传统茶该向“新茶饮”学点啥 优质土特产如何香飘大市场 一杯“紫”定好运:奈雪用色彩营销,重新定义秋天的打开方式 科学与健康|立秋养生正当时!健康过秋有妙方 从地方小吃到走上全国餐桌——重庆丰都麻辣鸡的“飘香”密码 中国农产品出口有颜更有料 赴九年之约!2025澳优基金会海普诺凯格桑花公益行正式启程 立秋暑湿未退 中医推荐“秋天第一杯养生茶” 沪上阿姨率先应用“AI督导员”;皮爷咖啡华南首店关闭 《营养大真探》揭秘:维生素饮料真的能补维生素吗?市面上的维生素饮料你真的选对了吗? 新华酒业周报┃五粮液将推出中式五粮精酿啤酒;《柔雅型白酒》团体标准获批发布;盒马与川酒集团拟推三款白酒 苏州稻香村举行2025中秋开炉仪式,开启月饼大规模生产 破解中国母乳密码,伊利引领婴配粉行业发展 律师:企业应避免产品标注误导消费者 我国高纬度特短生育期油菜育种取得突破 一粒米串起产业链 多地创新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打造国际消费新标杆 “立秋奶茶”走红背后的消费新动向 聚焦鲜活营养新未来,乳业深加工创新研讨会共探突破路径 “‘乳’此珍贵 ‘喂’爱启航”科学喂养科普宣传活动在京举办 种好小豆子 蹚出好路子 “大窑劲爽制燥所”闪现上海,解锁沉浸式消暑新体验 冰茶市场百亿新局,健康化趋势引发行业变革 水果有了可食用“保鲜衣” 厨邦的传承与创新:一场南派酱香的品质溯源之旅

时尚

  1. 花西子携手非遗传承人共创宋锦妆品,推动传统文化走进大众生活

    花西子携手非遗传承人共创宋锦妆品,推动传统文化走进大众生活

  2. 青铜不语:八百年兴衰的纹路与温度

    青铜不语:八百年兴衰的纹路与温度

  3. 快时尚品牌Forever 21再返中国市场 胜算大吗?

    快时尚品牌Forever 21再返中国市场 胜算大吗?

  4. 上海:“FENDI”“WE11DONE”等3批次进口服装不合格

    上海:“FENDI”“WE11DONE”等3批次进口服装不合格

  5. 护航美妆产业斩断造假链条

    护航美妆产业斩断造假链条

  6. 23批次产品不合格,涉及“玖美堂”洗发水、“康威龙”消毒液、“帮洁”清洁剂等

    23批次产品不合格,涉及“玖美堂”洗发水、“康威龙”消毒液、“帮洁”清洁剂等

  7. 收购锐步?安踏:不对市场传闻发表评论

    收购锐步?安踏:不对市场传闻发表评论

  8. 威富集团继续亏损,北面还能独撑多久?

    威富集团继续亏损,北面还能独撑多久?

  9. 合作初普美容仪,“械+妆”会是贝泰妮的增长密码吗?

    合作初普美容仪,“械+妆”会是贝泰妮的增长密码吗?

  10. 制鞋工厂的电商转型路

    制鞋工厂的电商转型路